今天剛好要上映這部電影。

    其實除了CD和演唱會之外,了解搖滾還有其他的方式,例如電影。如何來詮釋,這便是導演功力之所在了...

 

    

       

《搖滾啟示錄》 (I’M NOT THERE)  2008

 

    無論你過去是否聽過他充滿時代啟發性的音樂創作,巴布狄倫,這位史上第一個獲得普立茲獎肯定其貢獻的偉大搖滾歌手,其豐富且複雜的人生經歷無疑帶給本片編導詮釋上莫大的挑戰,但曾獲奧斯卡提名的獨立製片巨匠陶德海恩斯選擇了最跳脫俗套的詮釋手法,大膽啟用六個不同年齡、長相、膚色甚至性別的傑出演員,分別演繹呈現巴布狄倫的七段生命歷程與身份轉換,遊走於幻想與寫實邊緣的創新手法,將巴布狄倫所象徵的多重時代意義與自由精神表現地淋漓盡致!全片從不在場的巴布狄倫,卻在這七個角色中被完整且傳神地引領帶出,這七個演員還包括已逝的『小丑』希斯萊傑,演技出神入化的凱特布蘭琪還奪下一座金球獎最佳女配角與威尼斯影后大獎,看看這些演員就值回票價!!

 

 

 

《吉他狂想曲》(Tenacious D in The Pick of Destiny) 2006

 

    在威尼斯海岸,天真的美國中西部人JB(傑克布萊克)結合當地遊手好閒的KG組成Tenacious D搖滾樂團。然而想要一炮而紅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們打算竊取一件傳奇法寶一把置身三百公里外搖滾博物館內的魔法Pick。其實這部影片非常無厘頭,是一部跟搖滾樂有點關係好笑的片子。

 

 

 

 

《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 1998

   

    影片再現了英國華麗搖滾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時的景象。藝名為Maxwell Demon的華麗搖滾明星Brian Slade預言了自己將死於舞臺上,當他的遇刺騙局被揭露後,他的星途就走到了盡頭。10年後,原來是Slade歌迷的英國記者Arthur Stuart要發表一篇名為《究竟發生了什麼?》的文章。影片馬上轉為多線索模式,從多個角度展示了Brian Slade的生活和事業,包括他和妻子Mandy Slade及瘋狂的美國歌手Curt Wild之間的雙性戀經歷。很有趣的是,英國出身的伊旺·麥奎格在這部電影中竟然飾演一個美國本土搖滾歌手,他爆發力十足的演唱,啟發了片中的英國華麗搖滾歌手,兩人產生了一段同志情誼,而另一個主要演員,紐約時報記者年輕時對自身慾望的探索,也是經由他的改變。劇中伊旺·麥奎格不僅跟每個主角都有一段纏綿,甚至不惜在舞臺上演唱到一半時三點全露的火辣情節,我想這也是他跟一般偶像明星截然不同的地方,他不為表演所限,自然也不拘泥形象。

 

 

《猜火車》(Train Spotting) 1996

  

    整部影片的態度與其說是客觀不如說是冷漠。影片以第一人稱作為敘事角度,完全在主人公的敘述中展開情節,隱藏影片的立場;而在本來已十分鬆散的結構中隨意終止敘述加入評論、分析甚至跨時空的追憶;這種純主觀的手法不僅使人耳目一新,也十分貼切影片的基調,從而以後的同類型影片屢屢採用,幾乎成為固定模式。

  影片的展開部分則完全是以瑞頓為首的一小撮頹廢青年的生活實景:他們終日無所事事,東遊西逛,打架酗酒泡妞吸毒;聚在鐵道邊打賭猜測下一列火車的經過時間以打發時日,還共同養著一個不知誰是父親的嬰兒。他們滿足於這種糜爛的生活狀態,即不想也認為不能改變現狀,逃避一切規範和責任,並且全部是無政府主義者和海洛因吸食者。在一次暢快淋漓的集體吸毒後小嬰兒意外死亡,這強烈刺激了可能是父親的每一個人;促使瑞頓在無數次失敗後下定決心戒毒。就在他戒毒成功開始普通人生活時,暴力愛好者巴比帶著瑞頓的舊日夥伴找上了他,要他一起參與一次鉅額販毒。最終瑞頓偷走了販毒所得的錢消失在人群之中。

  片中瑞頓過量吸食毒品後精神恍惚,昏倒在街頭的段落以浪漫主義的高速攝影處理,背景配以Lou Reed寧靜的《Perfect Day》,極寫吸毒後的快感;隨之而來的戒毒過程則用超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以嘈雜的電子樂配合色彩極不和諧的畫面構成感官刺激;與上一段落形成強烈對比。這些描寫怪誕而又真實,堪稱經典之筆。

  

    這部它的劇情、還有一些龐克音樂勉強跟搖滾稱得上邊。

 

 

 

 

 

《門》(The Doors) 1991

  

    這是我個人十分喜愛的一部影片。奧利佛·史東和吉姆·莫力森是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院的校友,吉姆·莫力森在世期間,史東曾給吉姆讀過自己寫的劇本,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史東就萌發了把吉姆和大門樂隊的事跡搬上銀幕的想法,這個願望直到史東完成了《七月四日誕生》後才得以實現,在他宣佈要拍攝這部影片之後,很多男影星都爭相要飾演男主角吉姆因為這個角色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最後外形酷似吉姆·莫力森的方·基默幸運入選。史東在拍攝這部影片時,採取的不同於一般人物傳記片的手法,截取了吉姆一生的幾個片段,並且並不完全拘泥史實,甚至是一些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如那個反復出現的死於車禍的老印第安人)來表現吉姆和大門樂隊的傳奇經歷,取得很好效果。史東不愧於電影大師的稱號,他對影片的氣氛和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方·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為了演好這個極富爭議的角色,他不但認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鑽研了吉姆和大門樂隊的詩作和歌曲,認真體會角色的性格,甚至模倣吉姆的一舉一動,應該說,他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沒看過影片,只看過劇照的人相信也會同意我的說法)。方·基默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在影片拍攝結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從角色中解脫出來。這部影片和史東的其他作品一樣,放映後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其藝術價值毋容置疑。

 

 

 

 

 

《大火球 》(Great Balls of Fire)  1989

    

    一部真人實事搬上大螢幕的傳記電影。主角傑利路易士是由丹尼斯奎德所飾,而飾演其13歲小妻子的女孩則是美麗的薇諾娜瑞德。丹尼斯在該片有相當迷人的表演,並且充分的表現了他個人在音樂方面較不為人知的才華。1950年代,搖滾樂被視為是一種違反上帝的野蠻音樂。傑利路易士,一位傲慢、自大卻才華洋溢、備受矚目的搖滾樂手。他自由不受舊有風俗規範的表演曲風,在當時出乎意料的大受歡迎,知名度甚至掩蓋了同時期搖滾巨星貓王的風采,並為合作夥伴及唱片老闆賺進大把鈔票。但這樣的局勢卻維持不久,因為他娶了一個足以當他女兒的13歲小女孩,在當時保守的民風下,這當然是不被允許的,傑利路易士也因此面臨了人生道路上的抉擇。同樣的丹尼斯也因為太入戲,而與當時的老婆梅格萊恩陷入低潮,這對銀色情侶最後也以離婚收場。

 

 

 

《十字路口》crossroads 1986年

 

 

  

    Robert Johnson是一位擁有神乎其技的藍調技巧宗師。電影說明Robert Johnson如此的才華是以靈魂為代價與魔鬼交易所換得的,

假如你想學習你所想要彈奏的樂器或學習如何創作樂曲,你可以帶著你的吉他,在午夜接近12點的時候,到傳說中的十字路口(Crossroad)來彈奏,就會有一個人走了過來,跟你簽訂契約交換你的靈魂,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得到你所想得到的東西。

(: Robert Johnson27歲離奇身亡,又添了幾分撲朔迷離)

 

 

電影的情節為一個熱衷於藍調的男孩,為了尋找Robert Johnson﹝傳奇人物﹞所遺失的一首藍調歌曲,所衍生的一串故事。

 

 

下面這段影片是我最喜歡的片段

男孩要跟魔鬼陣營的吉他手作PK賽,吉他手是Steve Vai所飾演的,

你可以看到Steve精采的演出,他還故意演出彈不出來,

不過最後結局是男孩贏了,

現實中當然不可能!!!

 

 

 

 

《席德與南希》(Sid and Nancy) 1986

 

    雖然性手槍不是最出色的龐克樂隊,但他們是最出名的龐克樂隊,《希德與南茜》是關於這支傳奇樂隊的貝斯手希德·維瑟斯與其美國女友南茜那反復無常的情愛關係和羅密歐朱麗葉式的悲劇結局,導演對這兩個社會食物鏈最底端的邊緣人進行了客觀的刻畫:他們的粗暴和痛苦,他們的敏感和自傷,他們走向自我毀滅卻似乎不可避免……每一格影像都展現了電影的憤怒、激動和真誠。經過那次危機四伏的美國巡演,性手槍終告解體,希德仍在海洛因毒癮的控制之下,他試圖開始個人發展,但人們在一個早上發現南茜被捅死倒在地板上,希德因為謀殺罪被捕,他們的悲劇正好印證了Circle Jerks 的一首歌—Love Kills

 

 

 

 

 

 

 

迷牆》 (Pink Floyd The Wall) 1982

   

    一部最出色的也是最著名的搖滾電影。1979年英國的傳奇搖滾樂隊Pink Floyd推出了搖滾樂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概念性雙唱片專集《The Wall》,由樂隊的靈魂人物Roger Waters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半自傳性作品。這張唱片以的概念為基礎,抒發了對戰爭的恐懼(Roger Waters的父親死於二次大戰),對人性麻木的控訴和社會陰暗面的描寫,唱片推出後,不僅在搖滾樂界,而且引起整個西方文化界的巨大反響。兩年後,英國著名導演亞倫·派克決意把它搬上銀幕,他請來了英國樂隊Boomtownrats的主唱Bob Geldof扮演影片主角Pink,運用大量的電影表現手法——蒙太奇和動畫手段極好地傳達了唱片的主題(當然也有導演自己的理解),不僅如此,影片的音響表現手法引起極大震動,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全部採用Pink Floyd在雙唱片專集《The wall》中的歌曲(也有唱片中未出現的一些歌曲在影片中出現)作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媒介,就像一部長篇music video。可以說這部影片的出現直接引發music video的熱潮出現。另外影片的製作方法也引起後來電影人的紛紛仿傚。不過如果你對西方戰後青年的概況和唱片本身的內容不夠了解的話,你大概不易看懂這部片子。沒興趣的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啊。

 

 

 

 

 

跟搖滾有關電影、自傳、紀錄片還有很多,就等你自己慢慢發掘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a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